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传承人简介】:在正兴食品厂内,操作间的女工几乎是在眨眼之间就能完成包酥、开酥(擀皮折叠)等工序,一不留神就会看不清每道工序的具体步骤。“她们都已经做了10多年的松饼了,闭着眼睛都能做出来。”凌关鑫说。

除了正兴食品厂的凌惠娟、高桥食品厂的秦永年和王泰和的王为玲,85岁高龄的张玲凤和她的儿媳顾玉英,都是高桥松饼技艺的传承人。这几位传承人也是目前高桥镇上仍在坚持做松饼的主要从业者。

有趣的是,因为几乎全部的工艺全靠手工完成,不同传承人做出的松饼吃口和卖相也小有差异。正兴食品厂凌惠娟的高桥松饼颜色较淡,饼面或平整或略有凹陷,外表整齐划一卖相极佳;张玲凤家做出的高桥松饼饼面黄、色更深、饼面微凸,水份更少,香味也更浓一些。“消费者的口味并不一样,有人喜欢这家的松饼,也有人喜欢别家的。”高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专管员王鹢翔说,到了中秋和春节忙季的时候,这几个传承人的食品厂或家庭作坊根本忙不过来。

在张玲凤家里,还珍藏着几件与高桥松饼有关的宝贝。其中两件,是一条有着80多年历史的高脚凳和一把年代同样悠久的铜质刮刀,这些都是当年张玲凤的婆婆做松饼时留下的;还有一样宝贝是她家三代人做松饼时各自使用的擀面杖,张玲凤的婆婆当年用的那根擀面杖现在已经不大用了。但85岁高龄的张玲凤如今还在坚持做高桥松饼,并带出了儿子儿媳两个徒弟。从20岁进婆家开始做松饼到现在,张玲凤做了整整65年的松饼,如今仍然耳聪目明、谈吐清晰。


上一篇:【传统技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重庆市)传承人:刘成柏

下一篇:【传统手工技艺】高桥松饼制作技艺(上海市)传承人:秦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