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呼图格沁”也称“好德歌沁”,蒙古语为“丑角”之意,因其带有喜剧色彩的滑稽表演得名。“呼图格沁”产生于清代嘉庆年间,世代口口相传,连绵不断,是一种集歌、舞、戏剧等多种元素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为敖汉旗所独有,被专家称为“蒙古族戏剧的起源”。

  据了解,近二十年来,敖汉旗文体局和文化馆组织专业人员十下乌兰召,进行抢救整理发掘。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地理环境的改变、后人志趣的取向等诸多原因,“呼图格沁”面临失传。据了解,现在只有李青龙等三位老人会表演“呼图格沁”了。业内人士担心,如果不加以抢救,用不了多久,萨力巴乡土生土长的“呼图格沁”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可能彻底消亡。

  日前,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视为“弥足珍贵的蒙古族民间艺术瑰宝”的“呼图格沁”,由自治区有关部门上报申请“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 李福山、金生

【所属类别】:传统舞蹈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音乐】蒙古族长调民歌(赤峰市)(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舞蹈】背歌(赤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