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查玛(锡林郭勒盟)
2020-03-31 13:06
【项目简介】:查玛称“跳鬼”或“打鬼”,蒙语为“恰木”,是以演述宗教经佛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起源于西藏,随着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播应用而生,镶黄旗查玛舞在康熙、雍正年间极为兴盛,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察哈尔地区音乐、舞蹈元素,因而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1957年之前查玛舞在镶黄旗哈音哈尔瓦庙、敖来宝拉嘎庙、伊苏庙等大型寺庙广泛表演。镶黄旗《查玛》是与当地原始宗教艺术与民间艺术相融合的艺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起到了传播民族文化艺术与培养文化艺术人才的作用,其舞蹈形式影响甚广,至今仍在蒙古族舞蹈的创作、表演和教学中发挥一定作用。在80年代后期镶黄旗与内蒙古艺术研究所合作,在镶黄旗进行普查摸底,并举办为期40天表演培训班。曾在镶黄旗第10届那达慕大会上进行大型表演,2007年镶黄旗文化馆排练了查玛舞,至今每年6月15日在哈音哈尔瓦庙表演。
【所属类别】:传统舞蹈
【申报地区(单位)】:镶黄旗文化馆
【入选时间】:2008年
【编辑单位】:非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