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火不思(锡林郭勒盟)
2020-03-31 13:02
【项目简介】: 火不思,译名虎拨思、好必斯等,是蒙古族弹拨乐器。
火不思之名及其形制,始见于元代史籍。《元史.礼乐志》(卷七十一)载:“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以皮为面,四弦皮,同一弧柱。这种乐器在蒙古族建都北京的元代,已被列入国乐,经常在宫廷盛大宴会或王室内盛会演奏。后来广泛流传和盛行于中原,是沟通蒙、汉族人民之间文化联系的纽带。火不思韵味质朴、自成体系,独奏乐曲有《阿斯尔》、《森吉德玛》、《小黄马》等,主要传承方式靠师徒传承,火不思的文化艺术价值不仅表现在音乐的独特性上,而且表现在其内容的延伸上,是继马头琴之后的蒙古族代表性乐器。
火不思在镶黄旗一直以来得到传承和发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镶黄旗为“中国蒙古族火不思传承基地”,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内蒙古民间音乐火不思之乡”、内蒙古文化厅命名为“火不思之乡”荣誉称号。
【所属类别】:传统音乐
【入选时间】:2007年
【编辑单位】:非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