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潮尔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弓弦乐器,音色低沉,浑厚而又柔和。潮尔的发展历史与游牧人民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岁月的磨砺造就了蒙古族刚强、勇敢以及沉稳的个性,同时也使他们的心灵得以净化,音乐得以升华。发源于内蒙古草原,被称为“文化钻石”的弓弦乐器潮尔,不仅是草原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草原精神的永恒象征。

  早期的潮尔制作工艺比较简单,琴头是长方型的,没有任何装饰。后来琴师和匠人在琴的造型上做了很多装饰。琴箱有倒梯型、方型、六边型等。琴箱前后用羊皮、马皮、牛皮蒙面,背面设有音孔。琴弦固定在琴箱低部连接到琴尖部两个弦轴上,琴码分上下两个。

  早期的潮尔制作工艺比较简单,琴头是长方型的,没有任何装饰。后来琴师和匠人在琴的造型上做了很多装饰。琴箱有倒梯型、方型、六边型等。琴箱前后用羊皮、马皮、牛皮蒙面,背面设有音孔。琴弦固定在琴箱低部连接到琴尖部两个弦轴上,琴码分上下两个。

  潮尔的结构比较严谨,有琴头、琴杆、琴箱、琴弦、琴弓和琴码等主要部件。琴箱有倒梯型、正梯型、方型、六面型;琴头也有不同造型,有马头、鹿头、龙头、人头等雕刻的,潮尔有其独特演奏指法,用母指、食指、无名指按弦上下滑动,有揉弦、压弦、打弦。四度定弦,五度定弦,能演奏出自然泛音、人工泛音和非常优雅的合声(两声部)效果。

  琴弦和弓弦均用马尾制做,两根琴弦“外高音”、“内低音”。每根琴弦90个马尾:120个马尾。传统的定弦法蒙语叫“扫利日呼格”,是四度定弦法、还有五度定弦法。指法用母指、食指、无名指、小指紧贴在琴弦上下滑动,有自然泛音、人工泛音,还有揉弦、压弦、打弦、上滑、下滑等演奏技巧。潮尔的结构比较严谨,有琴头、琴杆、琴箱、琴弦、琴弓和琴码等主要部件。琴箱有倒梯型、正梯型、方型、六面型;琴头也有不同造型,有马头、鹿头、龙头、人头等雕刻的,潮尔有其独特演奏指法,用母指、食指、无名指按弦上下滑动,有揉弦、压弦、打弦。四度定弦,五度定弦,能演奏出自然泛音、人工泛音和非常优雅的合声(两声部)效果。

  琴弦和弓弦均用马尾制做,两根琴弦“外高音”、“内低音”。每根琴弦90个马尾:120个马尾。传统的定弦法蒙语叫“扫利日呼格”,是四度定弦法、还有五度定弦法。指法用母指、食指、无名指、小指紧贴在琴弦上下滑动,有自然泛音、人工泛音,还有揉弦、压弦、打弦、上滑、下滑等演奏技巧。

  2009年4月,潮尔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7月,潮尔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承人】: 于宝林

【所属类别】:传统音乐

【入选时间】:2014年7月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音乐】哈萨克族冬布拉艺术(乌鲁木齐)

下一篇:【传统舞蹈】猴拳(包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