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安仁板凳龙”是产生于达县安仁乡,流传于周边麻柳、檀木等20余个乡镇,以板凳为道具的一种民间舞蹈。基本动作有追、赶、跑、跳、翻、滚、蹿、爬等,通过模仿龙戏水、龙摆阵、龙蹿珠、龙抱宝、龙配凤、闹龙宫、跳龙门、龙归巢等,充分显示了男子汉的强悍、敏捷、灵活和力量。

  安仁板凳龙指产生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安仁乡、流传于周边达川区麻柳、檀木、花红乡、东兴、大滩等20余个乡镇,以板凳为道具的一种地方传统舞蹈,是“湖广填四川“时湖南籍移民引入的,由乡民世代相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07年列入四川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仁板凳龙工艺原始,形状古朴,通常以长条木凳为基础,在其上用竹篾条弯制成龙头、龙身,以稻草、包谷壳等几种农作物秸秆装饰,象征五谷丰登;以板凳的四只脚作为龙腿,寓意四季平安;每条龙由三名男性表演,取意三阳开泰。安仁板凳龙由三名男性表演,伴奏不用乐曲,只配锣鼓;演出方式灵活,可单龙独舞,也可多龙共舞;演出场地不受局限,可在乡村院坝进行,也可在街头、广场、舞台演出。舞龙的人随着激越的锣鼓声,舞动板凳,翻滚腾越,矫健洒脱,充满阳刚之美,很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达县安仁板凳龙于2006年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制作工艺古朴,表演技艺独特而世代流传。

【所属类别】:传统舞蹈

【录入时间】:2006年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音乐】大竹唢呐(达州市)(市级)

下一篇:【民俗】开江拗棒(达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