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摆手舞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主要流传在鄂、湘、渝、黔交界的酉水河和乌江流域,主要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小摆手,土家语叫“Sevbax(舍巴)”或“Sevbaxbax(舍巴巴)”;大摆手,土家语称为Yevtixhhex(叶梯黑)。它集舞蹈艺术与体育健身于一体,有“东方迪斯科”之称。摆手舞反映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如狩猎舞表现狩猎活动和摹拟禽兽活动姿态。包括“赶猴子”、“拖野鸡尾巴”、“犀牛望月”、“磨鹰闪翅”、“跳蛤蟆”等十多个动作。

  摆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土家族在一段漫长的历史阶段里,社会生产发展的缩影和艺术性的表现,它的成长、发展伴随了土家族这一民族共同体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形成的全过程,是土家族民间文化的综合载体。摆手舞的价值不是一般的艺术形式所能替代的,它在土家族的社会与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1。传承民族文化,强化民族意识2。 凝聚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3。商品流通,活跃民族经济4。增进身心健康,繁荣文化生活

  到现代社会,只有沿酉水流域的来凤、宣恩、龙山、永顺、保靖及周边地带还在跳摆手舞,在来凤原有的“大摆手”,现已失传,仅百福司镇舍米糊村还保存着原汁原味的“小摆手”。从历史的情况看,流行的范围在缩小,因此急需加强保护。

  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摆手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属类别】:传统舞蹈

【录入时间】:2006年5月20日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舞蹈】 桑植九子鞭(张家界市)

下一篇:【传统舞蹈】土家族铜铃舞(张家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