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土家族织锦技艺(张家界市)(国家级)
2020-03-26 15:25
【项目简介】:
在湖南张家界武陵源区乖幺妹土家织锦基地,一名工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织锦。土家族织锦技艺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需经过纺纱、牵线、纺线、捡综、翻篙等十二道工序,制作难度高、耗费时间长。近年来,湖南张家界不断加强对这一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并大力扶持土家织锦产品向规模化发展,使之成为当地旅游开发、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这些五彩斑斓的“土锦”产品远销国内外,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据统计,近三年以来,武陵源区累计有2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参加过织锦工艺培训,并通过产业扶贫、公司化运作、农民参股分红的形式,带动了12个村(居)农民增收致富。
土家族织锦技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土家族织锦的工艺复杂,在织造上,使用古老的纯木质腰式斜织机织造,需经过纺捻线、染色、倒线、牵线、装筘、滚线、捡综、翻篙、捡花、捆杆上机、织布、挑织等12道工序制作而成。
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织锦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6。
【传承人】:叶水云、刘代娥
【所属类别】:传统技艺
【录入时间】:2006年5月20日
【编辑单位】:非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