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小郁竹艺是一种采用直径5公分以下的刚(麻)竹为骨架、毛竹为部件加工成各种器用具的一种民间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主要由选料、下料、烧油、郁制等三十多道工序组成。

 益阳人民很早就利用本地丰富的竹材制作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据益阳南县涂家台挖掘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大溪文化遗址中,就有竹器的痕迹,距今六千余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竹器,据专家考证,便是出自益阳,也有两千余年历史。益阳小郁竹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明初,据《益阳市志》记载:“早在明代初年,益阳竹器即成行业,从业者遍布城乡各地,产品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当时年产量达十万件以上。从清道光十二年开始,益阳小郁竹器开始出口英、德、法、日等国。1915年,在美国巴拉马万国博览会上,小郁竹器荣获银奖;1931年,在德国莱比锡的博览会上,益阳小郁名师王连升制作的一条可座可卧的竹椅再夺银奖。1963年,香港一家专营竹制品的公司来益阳考察后,称其为“压倒世界上其他所有竹器,公认为世界一流。”1979年7月,泰国手工业考察团专程来益阳考察小郁竹艺,评价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1983年,原益阳竹艺厂在法国巴黎一次博览会上制作的小郁展厅——“中国湖南厅”获得金奖。1999年10月,国际竹藤组织首任中方副总干事竺肇华教授率该组织项目官员蔡满堂、林业部竹子研究中心唐永裕教授一起来益阳考察了市传统竹艺厂,结论是“世界独有,精美绝伦”,并将一个短期的“国际竹工艺品制作培训班”选在该厂举行,深得各国学员的一致好评。2003年5月,中央二台《幕后·民间工艺》栏目来市传统竹艺厂采访拍摄小郁竹艺,并播出。

【传承人】:危禄绵

【所属类别】:传统手工技艺

【申报地区(单位)】:湖南省益阳市

【保护单位】:益阳市朝阳小郁竹艺有限公司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杂技与竞技】马迹塘“故事”(益阳市)

下一篇:【传统手工技艺】益阳茯砖茶手筑工艺(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