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大栗港山歌分为插田歌、龙船歌、山歌,还有独特的高腔山歌胡呐喊。山歌以高腔为主,辅以平腔,其意多为男女互相调情;插田歌是群唱歌曲,一人一句,如今也难觅其音;龙船歌更是大栗港独一无二的民歌,可惜如今也只有熊师傅一人能唱。那时的农民在农闲时还常常斗歌,争夺高下,而只开口一嗓,唱山歌的对手便立刻叹服于熊师傅超乎常人的高亢音调,甘愿不战而败。

  讲到兴头上,熊师傅当即演唱了一段用于招揽行人围观花鼓戏的胡呐喊。歌词大意是“花鼓易打口难开,仙桃好吃树难栽,要吃仙桃拿钱买,要看花鼓站拢来。”瘦削的身躯、震颤的胸腔、花白的头发、雄浑的腔调……这些元素在熊节仁的嘹亮歌声中奇妙地达到了和谐统一。

  由于胡呐喊唱的是大栗港的地方方言,从天南海北聚来的调研团队中,几乎没有人能够理解歌词的含义,但没有人不被这高亢婉转、响遏行云的唱腔所震撼。为了让调研团队进一步了解胡呐喊男女对唱的魅力,老人把儿媳妇、同样也是徒弟的刘岁红喊进了屋子里,两人一唱一和,男性和女性的声线完美的融合回荡在整个屋子里,已经能够像模像样地学唱胡呐喊的小孙子也在二人身后羞涩地探出小脑袋,看到子孙三代传承胡呐喊的场景,在场的调研团队无不动容。

  2006年大栗港胡呐喊被纳入益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胡呐喊传唱人熊节仁老师傅家里的采访者和学习者就络绎不绝,但遗憾的是,能够真正唱出原汁原味的人,寥寥无几。

【传承人】:熊节仁

【所属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单位)】:益阳市

【保护单位】:益阳市

【录入时间】:2006年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音乐】兰溪山歌 (益阳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硪工号子(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