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独山花灯是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主要流传于独山县。独山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最南端,与广西南丹县接壤,是贵州省乃至大西南进入两广出海口的必经之地。东守两广、西望滇黔、南控东盟、北至天府,素有“贵州南大门”、“西南门户”之称。

独山花灯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产生于民间,长期流行于民间,直到新中国诞生后才得到健康地成长和迅速地发展。如今它以载歌载舞、多姿多彩的表演形式;明快活泼、优美动听的唱腔旋律;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不仅赢得了独山县、而且也赢得了黔南州各族人民的喜爱。由于它根植于农村,在贵州花灯中独树一帜,自成体系,被人们称为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

独山花灯源于“社”的祭礼活动,从功能上分:一为崇尚天地与自然,二是娱人精神情感;从形式上分:一为地灯,二为台灯。它以灯戏兼容的独特风格,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优美的舞姿与曲调闻名于世,是独山人特殊的生活方式、民族个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审美习性“活”的显现,展现了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独山人达观与进取的精神。

独山花灯遗产丰富,有300余首曲调,40多个舞蹈身段动作,上百个传统剧目。

独山花灯最早是以歌舞为主,演出节目有《灵宫扫台》、《踩新台》、《打头台》等,随着历史变迁、变通便达、商贸繁荣、人流频频,外地文化不断传入,加之花灯艺人们与领省民间艺人的交流、创造,使独山花灯这一种民间艺术逐渐丰富,不断发展。出现了如《红灯记》、《金铃记》、《八宝记》、《莽蛇记》、《槐荫记》、《还魂记》、《五鼠闹东京》、《九件衣》、《前娘后母》等花灯传统剧目。然而,旧社会在历封建统治阶级歧视和禁固下,花灯受到统治者的桎梏和摧残,故发展缓慢。演出剧目多系根据当时流传的唱本或民间故事编演,无固定的唱词,多系演出时表演者根据剧情随意发挥。称所谓“条纲戏”。演员均为男性,男扮女装。

【所属类别】:传统戏剧

【申报地区(单位)】: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

【入选时间】:2007年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美术】水族剪纸(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下一篇:【传统医药】苗医药·火功疗法(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