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都匀毛尖,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1956年,由毛泽东亲笔命名,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2007年获“贵州省名优绿茶奖”;都匀市获得“中国毛尖茶都”称号;2010入选“中国世博十大名茶” 。茶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都匀毛尖主要产地在都匀市的团山、哨脚、大槽一带,这里山谷起伏,年平均气温为16℃,年平均降水量在1400多毫米。加之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质是酸性或微酸性,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宜茶树的生长,而且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属于贵州名优绿茶。

都匀毛尖茶制作工艺较复杂,主要分采摘、制作加工。1、采摘:都匀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2.0厘米。采回的芽叶摊放1--2小时,表面水蒸发干净即可炒制。2、制作加工:工艺分主要有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都匀毛尖茶选用当地的苔茶良种,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内含成份丰富。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都匀毛尖茶味道好,还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抑制动脉粥样硬化、降脂减肥以及防癌、防治坏血病和护御放射性元素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传承人】: 张子全,自1982年工作以来,一直从事茶叶加工,成立的摆忙乡合作社有土锅、土灶加工线,长期培养当地年青人学习制茶。张子全加工的茶叶远销全国各地,为开发旅游产品,带动为地方经济增长,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作为都匀毛尖茶手工制作技艺主要传承人,积极参加文化部组织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教学工作,将核心技艺传承给更多的人群。

【所属类别】:传统技艺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医药】布依族医药(益肝草秘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下一篇:【传统美术】水族剪纸(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