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布依族傩戏(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020-03-25 12:55
【项目简介】:荔波布依族傩戏,一种贵州文化风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源于古老的傩祭,是一种准宗教行为,“傩戏”孕育于宗教文化的土壤之中,直接脱胎于傩祭仪式,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布依族傩戏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傩祭”、“傩舞”,即先民们戴着神和猛兽的面具舞蹈,旨在驱邪酬神、消灾祈神于这种祭祀歌舞仪式的综合艺术。荔波傩戏主要有汉傩和布依傩两种,其中以布依傩最为盛行且独具特色。贵州布依傩戏源于明代“调北征南”时期,大批军队和移民进入贵州带来了中原和江南等地流传的傩戏,尔后,傩戏与贵州地域文化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布依傩戏。荔波布依傩戏的形式主要分为正戏和副戏两种,正戏以反映自然和神灵为特征;副戏则以反映历史人物和典故为特征。荔波尧古“傩戏”最早用于布依“做桥”“烧香”“还愿”等“傩坛祭祀”,流传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后“傩戏”取材于中国古代征战故事,揉进神话传奇,杂以乡间吉语,集话剧、歌剧、舞剧为一体。剧中人物有“将军、先锋、文官、武官、副将、妇孺”等形象。傩面具均用木质雕刻成型,造型奇特、色彩神秘、栩栩如生,服装更是瑰丽多彩,其舞姿粗犷,娱人娱神,独具特色。傩文化是远古文化遗存,不仅是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也是民族、民俗、历史、戏剧等诸多领域研究的范本。
【所属类别】:民俗
【编辑单位】:非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