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蹈】独山花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020-03-25 12:52
【项目简介】:独山花灯是贵州南路花灯的代表,它历史悠久,据打羊乡墨寨八十多岁的布依族花灯老艺人介绍说,他祖父那辈就唱花灯来的,按此推算花灯在独山流传至少有二百年以上的历史。独山花灯是一种传统民俗舞蹈,长期流行于民间,直到新中国诞生后才得到健康地成长和迅速地发展。如今它以载歌载舞、多姿多彩的表演形式;明快活泼、优美动听的唱腔旋律;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不仅赢得了独山县、而且也赢得了黔南州各族人民的喜爱。。独山花灯最早是“地灯”,其源于正月闹元宵玩灯的习俗。“地灯”,顾名思义是一种不择场所徒步于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多以扇帕为主要道具载歌载舞,通常与闹元宵的耍龙、舞狮、划早船、车车灯等一起,通称闹花灯,后“地灯”的表演形式被“还愿”的习俗所借用,形成“愿灯”,其内容是娱神、酬神了愿,驱魔去邪、消灾化结等,代有封建迷信色彩。“愿灯”逐渐形成一整套的程序,其中要扎灯、塔台唱灯。就出现了“台灯”。独山花灯遗产丰富,有300余首曲调,40多个舞蹈身段动作,上百个传统剧目。2009年3月16日,独山花灯登上了世界音乐艺术的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干哥干妹踏青来》、《牵牛郎郎要接亲》、《踩新台》等原生态的天籁之音折服了音乐之都。
【所属类别】:民间舞蹈
【编辑单位】:非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