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瑶族猴鼓舞”瑶语称“玖格朗”,流行于瑶山白裤瑶人中的一种舞蹈。“猴鼓舞”在丧葬祭祀的场合中表演,构成了它特定舞蹈形式。白裤瑶十分崇拜祖先,故而其葬礼也分外讲究,它大致要经洗尸入棺、砍牛致哀、跳《玖格朗》、喝酒抬棺、浅坑置棺、长席就餐和过三朝等几个程序,跳“猴鼓舞”就是其中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传说,早在宋朝,部分瑶族迁徙到桂西南一带居住,即后世所称的布努瑶支系。传说为了抗击入侵家园的金兵,瑶族英雄布努号召各寨瑶胞奋起抗击外族。一天,瑶胞们在森林里迷了路,幸好得到老猴王引路,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为了迷惑金兵,瑶族同胞隐蔽在丛林中,迂回打起皮鼓,而猴王也带着猴子猴孙们,在一旁帮着呐喊,声音犹如千军万马,让金兵不寒而栗。于是,瑶胞们趁机出击,以寡敌众大获全胜。在农历五月廿九这天,瑶家各路兄弟全部凯旋归寨。为了感激猴王的帮助,英雄布努带头敲起皮鼓边歌边跳,用歌舞赞颂猴子的恩德,遂形成猴鼓舞。“猴鼓舞”主要由单人舞、双人舞、群舞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开路、走路、送老人之意。它以木鼓手敲击木鼓发出的鼓点为节奏,舞姿以扣胸屈膝蹲颤、实踏、来回跳动击鼓,伴以模仿猴子的各种姿态神情为特点;其动作有“三击鼓面”、“莲花”、“反背”、“穿脚”等,舞蹈风格古朴粗犷、热烈激越,又不乏矫健敏捷跳跃奔狂的场面,充分体现瑶族人民奔放粗狂的原始民族性格。

【申报地区(单位)】:贵州省荔波县

【所属类别】:传统舞蹈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舞蹈】鼓龙鼓虎--长衫龙(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下一篇:【传统技艺】牙舟陶器烧制技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