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鼓龙鼓虎--长衫龙(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2020-03-25 12:40
【项目简介】: 鼓龙鼓虎-长衫龙苗语音为"打容打阻-阿冗",是贵州 苗岭山麓小花苗聚居区贵定县新埔乡 谷撒村所独有的一种苗族芦笙舞蹈。它历史悠久,至今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早在公元518年,隋文帝开国元年,建立“宾化县”(今贵定县)时,就参加了建县庆典活动,在《贵阳府志·贵定县志稿》中有所记载。《鼓龙鼓虎·长衫龙》舞蹈分单人舞蹈、双人舞蹈、四人舞蹈和群舞,四个舞蹈皆持续进行。单人舞蹈,步伐沉醉,犹似醉龙出山,展示了“鼓龙鼓虎·长衫龙”的基本舞步舞姿;双人舞蹈,以“双龙出洞”、“龙戏水气”龙抬头,“龙亮角”、“龙播柱”、“虎跳龙门”等遒劲刚柔姿态,展示龙神虎神受人尊敬,并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景;四人舞蹈:以“龙治水人”虎行风”、“行云播雨”等矫健刚柔舞姿为主,展示了苗俗民风,同时表现人们对龙与虎的“展示了苗俗民风,同时表现人们对龙与虎的“图腾崇拜”。对自然界寄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渴望之情,并体现了生产和生活之间的情趣。长衫龙这种苗族芦笙舞过去仅在丧葬和祭寨神仪式中表演,每逢重大节日集会、婚嫁、立房、跳月等传统民族活动都要表演此舞,成为开展娱乐竞赛、增进情谊的重要活动方式。鼓龙鼓虎-长衫龙历史悠久,舞蹈形式独特,具有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研究价值。
【传承人】: 兰衡,现年41岁,“鼓龙鼓虎•长衫龙”第三十五代传人,也是新铺中学“鼓龙鼓虎•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蹈专职老师。2002年以来指导及表演的“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蹈表演队分别参加了省内外各大小庆典活动不下1000场次,并多次获奖。2003年10月,首次指导的“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蹈80人表演队伍,在参加北京第六届国际旅游文化节演出中,被国外艺术评论家们誉为“东方探戈”的美誉。为了不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鼓龙鼓虎•长衫龙”苗族芦笙舞蹈失传,兰衡自费到民间收集整理和挖掘,并不断地向民间艺人讨教,汲取精华,把舞蹈的历史渊源、传承史、传承歌谣、传承谱系、表演道具、芦笙曲目、舞蹈风格特点、舞蹈教学分解及编排运用等,编写了贵定县新铺中学校本教材《鼓龙鼓虎•长衫龙舞蹈》一书,便于传承培训。
【所属类别】:传统舞蹈
【编辑单位】:非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