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水族端节,水语称为“借端”。“端”,意为“岁首”或“新年”;“借”,意为“吃”。因此,端节亦可直译为“吃年”,意为“过年”。又因水族的这个年节的日期以水历为准,水历把九月作岁首,岁首要过年,端节就定在九月初九,通称“水年”。水族端节从头至尾长达49天,是世界上延时最长的节日。分散居住的彝胞,为方便互相走访,也有按地域约定时日过端节的。端节(水年)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祭祀祖先、庆贺丰收和预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满的传统节日。节日前夕,水族人民舂新米,酿新酒,缝新装,筹备各色食品、果品,以备祭祖待客之用。除夕夜,人们将铜鼓或大皮鼓悬于庭中,尽情敲击,以示辞旧迎新。初一凌晨,各家设素席,祭品有鱼(水族把鱼看作素菜)、新糯粑、新米饭、新米酒、豆腐、笋干、南瓜、花生、水果、糖、青菜等。其中尤以清蒸或清炖“鱼煲韭菜”和“炕(烤)鱼”为必不可少的祭品。水族端节体传统的庆典活动主要有家族祭祖、端坡赛马、文艺表演、体育和马尾绣技艺比赛、铜鼓和木鼓演奏、斗牛舞、铜鼓舞、芦笙舞、对歌等。

【所属类别】:民俗

【申报地区(单位)】: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入选时间】:2006年5月20日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美术】水族马尾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下一篇:【传统舞蹈】鼓龙鼓虎--长衫龙(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