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苗族服饰是苗族着五色衣长途迁徙的历史见证。据史料记载,兴文苗族先民是汉晋时期自甘肃“三危”和湘黔武陵迁徙而来的。自其祖先盘瓠居住武陵山区之时,就开始“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清《皇清职贡图》卷六  《四川泸州九姓长官司》和民国《古宋县志初稿》也有记载。服饰图案中的曲折线正象征苗族长途迁徙的道路。

  苗族服饰集中反映了苗族的审美哲学、生存哲学和生活智慧。服饰刺绣图案多以生产生活中的动物、工具、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虫鱼、几何图形等为原型加工而成,正是苗族人民生存环境的奇妙再现。

  苗族服饰还充分发挥刺绣图案的搭配组合,每一套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苗族服饰制作技艺是兴文苗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川南十分突出,2016年被列入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九姓式苗装载入《皇清职贡图》和《中国苗族服饰图志》,具有多方面的非遗价值。

 时至今日,重大的节庆活动中兴文苗族同胞仍会穿上精心裁剪刺绣的苗族服饰自豪地亮相,这是兴文苗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憧憬,这是漫漫历史长河也未能磨灭的骄傲。

【传承人】:

【所属类别】:传统技艺

【入选时间】:2016年

【申报地区(单位)】:兴文县

【保护单位】兴文县文化馆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技艺】芦笙制作技艺(宜宾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苗族牛皮鼓制作技艺(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