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木里藏族传统茶具制作技艺是历代藏族工匠智慧的结晶,倾注了藏族民众特有的自然观念、审美情趣、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通过特定的载体形式将这些理念外化于各类茶具之上,成为研究藏族工艺发展、演变的重要资料,具有重要的工艺艺术价值。

藏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决定了其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木里藏族系公元11世纪迁入,历经900多年的历史,逐步形成了有别西藏、甘孜藏区民俗生活的独特文化。藏族茶具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格萨尔》中描述“篾其身,形似箱”,说明很早就有此项工艺,汉文献记载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沙罐制作工艺可追述到远古时期,藏族先民以沙罐为整个部落提供生活用品。

木制茶具由一个叫打珍降初的老匠人上世纪初根据木里大寺的车架仿制改进,加工碗、盘等日常用具,数年后传于徒弟降央温珠,后经传承人不断改进,知名度传遍周边各地。

烧制茶具始于何时不祥,后在木里逐步发展壮大,得到周边各地村民的欢迎,成为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后传土丁降初,土丁降初传给了外甥次仁旦珠,次仁旦珠把该项目工艺进一步提高,在他的影响和辅导下,带动了一批能工巧匠从事了这项工作。

竹制茶具制作如何传入本地,时间久远但无从考证。上世纪初次翁桑珠将此传丫米扎西旦珠,丫米扎西旦珠传次真降传习至今。

木里藏族传统茶具制作技艺主要分布于木里藏族自治县麦日乡、东朗乡、水洛乡、唐央乡、博窝乡、固增乡、芽祖乡等北部藏族聚居的乡村和甘孜西南部的藏族聚居区。该分布区地处深山峡谷或高原之中,交通极为不便,海拔高度在2700米以上。“唐央的篾盒,东朗的茶罐,麦日的茶碗”,组成了木里民间手工艺的典型代表,被称为“藏区三绝”。

【传承人】:

藏式木制茶具的省级传承人降映温珠,男,藏族, 1970年出生于麦日乡哈朗村哈朗组。木制茶具1940年由打珍降初引入,后经苏朗次尔仿制改进后传给木匠松尖益西,1986年传降央温珠。

藏式烧制茶具的省级传承人次仁旦珠,男,出生于1956年3月,现居木里县东朗乡亚英村库绒组。由阿尼鲁珠在何时何地引入无从考证,后在该地逐步发展和壮大,传土丁降初,土丁降初再传外甥次仁旦珠。

藏式竹制茶具的省级传承人次真降初,男,藏族,出生于1931年,1930年次翁桑珠将此传丫米扎西旦珠,丫米扎西旦珠传次真降初,次真降初再传打珍鲁绒、扎西偏初(现年68岁)和扎西泽仁(现年48岁)。

【所属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单位)】:木里县文化局木里县文化局

【入选时间】:2008年8月3日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技艺】彝族杆杆酒酿造技艺(凉山彝族自治州)

下一篇:【传统技艺】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凉山彝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