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红铜火锅制作技艺(凉山彝族自治州)
2020-03-24 11:41
【项目简介】: 会理自古产红铜,铜器加工制作业自唐以来就十分发达,一直沿续至今。据文献载,早在东晋末年(公元400年),会理就有了铜冶炼,唐宋以来铜开采与加工业兴盛,南诏时期,红铜火锅等铜制品就远销外地,清代尤其兴旺。
会理处于川、滇交结合部,与云南会泽、巧家相邻,是历史上“南丝绸之路”的通衢要道。县城和鹿厂、通安、黎溪等地仍按传统方法生产加工铜器,现鹿厂镇的老街道以打制铜器而得名“打铜街”。
会理红铜火锅是经工匠手工精心打制而成的餐具,从选料至加工都十分讲究,外形美观、经久耐用、工艺精湛。火锅分锅盖、锅槽、烟囱、进风底座、插销、火锅耳链6个部分,加工制作过程有:
1、选料备料
打制火锅的铜不能用纯度太高的铜料,必须用采制当地的不含有害元素的伴生铜。县境鹿厂的铜含铜量在80%以上,还含20%的金、银、硒等金属,是工匠们首选的打制火锅的原料。
2、制作加工
打制铜火锅的工艺比较复杂,锻制技术、火候掌握、形制要求都比较高,其主要工艺流程为:
切取铜坯——入炉烧制——锻打成片——设计范形——锻敲成形——衔接制作——浸泡——抛光等工序。
3、工艺技艺
铜火锅有不同形制,但基本形制大多一致。由于其制作全系口传心授和经验,所以,材料选取、范形设计、打制技术、稀硫酸配制的水平、审美能力都体现了铜火锅打制的独到工艺。
(1).主要器具与设施
锻烧铜坯的火炉、夹钳、高矮铁砧、大锤、手锤、浸泡缸。
(2).制品作品
铜锅、铜壶、铜盆、铜镜、铜戒指、铜鼓、铜镯、铜碗、铜筷等日常生活用品和十二生肖动物像、神像等艺术品。
【传承人】: 何从元,男,汉族,生于1945年10月21日,是红铜火锅制作技艺的省级传承人,居住在会理县鹿厂镇明星村一组,小学毕业后随父学习红铜火锅系列铜制品加工制作技艺,1958年8月至今,从事红铜火锅系列制作技艺有53年。传承谱系:何锡文——何仲珉——何从元——何春荣。
【所属类别】:传统技艺
【申报地区(单位)】:会理县文化局
【入选时间】:2008年8月3日
【编辑单位】:非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