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凉山彝族“男弹月琴,女弹口弦”的习俗,是广传的口碑,月琴是凉山彝族有代表性的乐器,深受彝族人民酷爱。在长期流传中,月琴音乐的艺术水平和音乐文化两个方面的发展都达到了相当高度和深度。

月琴流传范围十分广泛,本名录“彝族月琴音乐”所指的分布区域,则主要流传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全境。另外,凉山周边属凉山彝族亲缘的马边、峨边以及汉原、石棉、盐边、米易、九龙等县的彝族地区也有流传。普格县为凉山彝族聚居区腹地,月琴流传全县城乡,尤以螺髻山镇、小兴场、西洛、大坪乡、文坪乡等乡村较为普遍。

在凉山彝族聚居区以外的彝族地区和许多民族中,月琴流传也广,但主要作为歌舞或戏曲中的伴奏,或作为礼仪吹打乐班中的乐器之一。历史上凉山彝族没有职业艺人和乐班,无乐器合奏,月琴完全作为独奏乐器。凉山月琴音乐在艺术上获得了更高水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丰富的蕴藏,有知名乐曲,乐种成熟;演奏技巧高超,繁多而娴熟;突破单一调性,近远关系调转换自如。

二、鲜明的风格特点,器乐化的个性

凉山彝族民歌、器乐曲,人们一听就能认别,其月琴音乐不仅如此,还形成了特有的月琴音乐语言,由传统弹法产生的独特韵味,器乐化的音型音调,习惯的旋法,已经具有较成熟的器乐化个性。

三、广泛的群众基础,乐器的代表性

凉山彝族“男弹月琴,女弹口弦”的传统,代代相传。过去在凉山彝族地区,各地皆有月琴,无论闲暇自娱,还是喜庆、节日、祭祀、作斋,大多有月琴和其他乐器供娱助兴,月琴往往成为凉山彝族文化族属的标识,是一件有代表性的乐器

【传承人】:

井古阿合,彝族月琴音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男,彝族,61岁,普格县螺髻山镇退休干部,从小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月琴,会弹奏彝族月琴的绝大多数经典曲目,参加一年一度火把节活动中的民歌民乐表演,屡次夺魁。他还参加了2006年四川省第二届冬季旅游发展大会普格分会场的文艺表演和2007年在成都举行的首届中国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主题日表演。其传承谱系:井古纠贾——井古你图——井古永都——井古肯打——井古阿合(肯千)——井古土哈。

吉此沙打,彝族月琴音乐州级代表性传承人,男,彝族,62岁,普格县大坪乡农民,其传承谱系:吉此书体——吉此尔连——吉此呼哈——吉此比伙——吉此沙打?——吉此此呷——吉比莫丝玛。

【所属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单位)】:普格县文化局

【入选时间】:2008年8月3日

【编辑单位】:非遗网


上一篇:【传统音乐】彝族挽歌(凉山彝族自治州)

下一篇:【传统舞蹈】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凉山彝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