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穿青人雄戏(毕节市)
2020-03-22 12:35
世代居住在贵州西北部的穿青人,明代地方史志称其为“土人”,清代又称其为“黑民子”,因其“衣尚青”,故“又日穿青”。这个民族居住在织金的有20多万人。他们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独特信仰——“九月祀五显神”;信仰五显神的形式是“在堂屋西北隅以竹篱编如小兜形悬壁,日兜兜坛”,即家家立五显坛世代供奉;祭祀五显坛的形式是“每岁或间岁酿酒杀牲,延善歌舞者至家蘸镶,跳跃如演戏状,日庆坛。”这种戏,就是被外国戏剧专家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健戏。俗称“跳苦萨”。
穿青人的庆坛雄戏,与其它地区、其他民族的健戏有着明显的不同。不同之处有五:其一是宗旨单一,是穿青人“兹因祖来信奉五显圣贤香火一堂,原许数年一赛,今年例已满,不负初心,是以取今天运X年X月X日吉时良辰请弟子XXX于家酬还五显圣贤恩愿”的民族宗教专祀与庆典,而不是一般的向其它神临时的许愿与酬还;其二是有典型的民族性,凡举力办这种健戏的人家都是穿青人,表演的健戏班子一律是穿青人,别的民族是不这样做的;其三是祖先崇拜突出,既要请举办人家的祖先亡灵入坛领受法宴,又要完整表演祖先们(“山人马”)从事农业劳动的全过程,还要表演性生活及生育的情节;其四是反映民族团结,戏中表演五显二郎巡游,遇到不同服饰的各民族妇女都要风趣地交谈,称她们为“大嫂”,遇到各民族的神圣都要同他们喝酒、吹芦笙跳场,谈笑风生,和睦友好;其五是没有新的戏剧发展,除扮演少量与五显神有关的故事之外,多数是“还愿”与“驱邪恶、保福禄”的礼仪法事,还保留着“歌舞娱神”的古朴老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