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鄂伦春族口弦琴技艺(黑河市)
2020-03-22 10:07
鄂伦春族口弦琴,鄂伦春语叫“明努卡”,也叫“天恩共”(意为铁的声音)。是狩猎民族普遍使用,且较为久远的“乐器”。鄂伦春族口弦琴相关的演奏方法及风俗列黑龙江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弦琴,鄂伦春语叫“明努卡”,也叫“天恩共”(意为铁的声音)。起源于何时,并无资料记载。中国鄂温克、达斡尔族以及国外的爱斯基摩人、印地安人、北欧拉普人,日本北海道爱依努人也均有此类娱乐器,口弦琴多是狩猎民族普遍使用,且较为久远的“乐器”。
鄂伦春族口弦琴作为自娱工具,多在闲暇时或狩猎的间隙弹打取乐。单调的生活也使鄂伦春人对口弦琴的演奏,赋予了更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常常用来表达演奏者的心态,如:青年女子或失去丈夫的妇女,常在弹拨口弦琴中表现自己孤独的心情,口弦琴音色委婉哀怨,如泣如诉,让人听了十分动情。男猎手打到猎物后弹拨的口弦琴,音色较为活泼有力,表现出他们的喜悦心情。有时他们还用口弦琴模仿鸟或其它动物的叫声,还风趣地配合一些手势、动作和表情,更加生动形象。此时也是最能体现鄂伦春人特有的幽默、诙谐天性的时候,谁看了、听了都会情不自禁地被感染而捧腹大笑不已。此外,鄂伦春人常用口弦琴来表达男女青年之间的感情信息,男青年猎手常用弹口弦琴对有好感的姑娘表示爱意,如果有某男青年猎手把口弦琴捎给哪位姑娘,则意味着求爱和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