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谢家竹琴(眉山市)
2020-03-20 14:51
光绪三十四年《叙永永宁县合志》中“又有一对云车扶,竹琴羌笛声调粗”,便是对竹琴的最早记载。它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曲艺,源于商朝,又叫道琴,最初为道士们劝善说道、传播道教思想的一种辅助器具。相传在《八仙过海》里的张果老,身背的就是道琴。
竹琴艺术是如何传入谢家并口传心授传承至今的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竹琴在代代民间艺人口传心授中发展为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内容也扩展到历史上的英雄事迹或现实中的人和事。谢家竹琴的演艺、传承最早由谢家人汪向家于1890年在外学成带入谢家,并常在谢家的茶馆客栈演唱。1934年谢家人杨部清在竹琴艺术的感染下拜师于汪向家学习竹琴演唱艺术。1945年夏福寿10多岁时向杨部清学习竹琴演唱,后于1947年跟成都一艺名叫九根妹的竹琴艺人继续学习竹琴演艺。谢家竹琴艺术得以传承至今。
2011年,谢家竹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