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仡佬族吃新祭祖习俗(遵义市)
2020-03-20 10:44
遵义县平正乡吃新祭祖活动一般在每年农历七、八月间举行,此时谷物成熟,在开镰收割前,举办吃新祭祖活动。祭祖最主要的活动是在方圆几十里的田土中采摘谷穗豆类,舂谷煮饭祭祖先。祭祖当日,寨老要对活动作具体安排。唱完“开镰歌”,青年男女分头采摘谷穗、包谷、瓜果。以新熟作物祭祖、祭竹王、祭神树、祭五谷神。在古树下置方桌,桌上摆放牛羊祭品和酒、谷穗、包谷、茄、瓜、豆和糯米粑(大粑直径0.5米左右1个,小粑个数视本寨仡佬族户数而定,祭祀后,每户可分得一个小粑),燃点纸烛,念请祖宗尝新,祈求全寨吉祥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其后男女老幼集于古树下将新摘谷物与去毛祭祖猪和9串肉、24碗酒饭集体按辈分排列祭拜祖宗,祭毕,土炮、鞭炮齐鸣,寨老将肉串和酒、碗收于筛内,宰鸡1只,至村路口,将系有红辣椒和青蒜的竹竿插在田中,以鸡、肉、酒送祖。
接着,全寨男女老幼齐集一地,对山歌、跳踩堂舞、打磨磨秋、打蔑鸡蛋,其意义在于纪念开荒辟草的祖先,同时也庆祝丰收,表达欢喜之情。祭祖一般三年一小祭,五年一大祭,小祭备小三牲,大祭备大三牲,要杀牛祭天,杀马祭地,杀猪祭祖。贵州省人民政府2007年5月29日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