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盘,又称“十番”、“十番鼓”、“社盘”。它是豫西地区农村中较为流行的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是中华民族乐曲中一种优秀的传统乐种,是打击乐与吹奏乐为一体的交响音乐,它是古代皇帝举行大型庆典活动的宫廷音乐,又是寺院道观用来祭祀的音乐。属于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后来流传到民间,成为农民集会或婚嫁、喜庆的娱乐形式,在宫廷音乐的基础上融入浓郁的地方特色,形成独特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

传说在唐朝武则天时兴起,宰相姚崇在告老还乡之时,唐主赐宫廷十盘音乐一组相伴,以享天年,到明洪武年间,姚崇之后,向安头姚氏祖先姚宽善诗词、好琴瑟不务科第,将十盘音乐传入民间,后发展成为农民集会或喜庆、婚嫁时的娱乐形式。“十盘”目前只有渑池县果园乡东安头村的民间艺人时有演奏。十盘民间音乐主要分布在渑池县果园乡和天池镇,以果园乡东安头村和天池镇张吕村最为著名。

“十盘”原以敲击乐为主,锣鼓和丝竹合奏则较晚。其打击方法别具一格,只敲击每节的第一个音节,其音调古朴、谐和、明快、热烈,“十盘”演奏的基本形式为吹奏乐、演奏时由两副“云板”击节,碰铃辅助,其主管乐器为“管子”,另有中、低音笙各两盘、竹笛4根、云锣十面构成基本乐队,多演奏一些古典曲牌,演奏基本定调为古乐“凡字调”即现在bE调,过去演奏员都用工尺谱,现在随着老艺人的逐渐离世,熟悉工尺谱的人越来越少,现在基本上用简谱。

十盘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基本特征:一、十盘是从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流传至民间的,是高雅艺术与民间艺术相融合而产生的,具有高雅与通俗共存的特性。二、十盘音乐演出多伴随着民间节庆或喜庆活动,且演奏人员都是民间艺人,演奏的曲目都是民间流传经典曲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因而在长期流传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十盘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它是由宫廷音乐和道教音乐流传而来,对于研究我国古代音乐具有一定的价值,十盘在流传过程中融入了许多地方特色,对十盘音乐的抢救和保护,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历程。

十盘音乐是高雅艺术与民族特色融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它的保护和发展有助于我们保护传统艺术,发展地方音乐,十盘音乐在节庆欢庆场所的演出,对于传播和发展民族音乐、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都将产生重要作用。我们组织十盘艺人进行排练,十盘艺人多次参加渑池县组织的元宵节民间艺术汇演。1985年5月参加了洛阳地区第三届新蕾音乐会,荣获集体二等奖,参加了2010年在郑州组织的“仰韶文化节”的开幕式演出。2013年5月28日组织“十盘”参加了文化部在山东枣庄举办的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获得了三等奖


上一篇:【传统技艺】棚口(三门峡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窑洞营造技艺(地坑院营造技艺)(河南省三门峡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