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亳州民间流传着许多谚语、俚语、惯用语、歇后语、俏皮话等俗语,多角度地反映了亳州人们生活、为人处事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情况,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文化底蕴。(括号内注释为收集者个人理解)
    关公卖豆腐——人硬货不硬。(人有本事,但客观条件不好)
    张飞打铁,人硬货也硬。(主客观条件都具备)
    一把柴火不拾,你烧个啥!(嘲人烧包)
    看你能得脚底板子不连地了。(嘲笑人)
    斜南吊北侉。(不着调)
    兴得跟驴踢的样。(说人牌运很兴)
    看这果子结得疙瘩瘤连的。(果子结得很多)
    驴尾巴吊棒槌。(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
    女大不可留,留来留去结冤仇。(女大当嫁)
    肚里没本,难下清水儿。(饿得很)
    小孩子发烧长见识。(小孩子得了病后特别显乖)
    拿油条蘸蜂蜜对你嘴抽!(说起来是恨,实际是爱)
    戏台底下张嘴——挤的。(时运不济)
    嘴咧得跟裤腰样。(形容高兴时的样子)
    二桥口下摔打瓜。(旧时,二桥口是枪毙人的地方,指枪毙人)
    龙王爷搬家——厉害(离海)了。(很厉害)

上一篇:【民间文学】陈亢的传说(亳州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亳州芍药传说(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