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 鼓舞(土沃老花鼓)(国家级)传承人:祁学德
2019-07-08 16:50
祁学德,男,汉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鼓舞(土沃老花鼓)”的省级传承人。
2018年5月,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鼓舞(土沃老花鼓”的省级传承人,祁学德是土生土长的土沃人,作为土沃老花鼓第4代传承人,自幼向老艺人认真学习老花鼓的各种套路和角色表演,刻苦用功,并获得群众一致认可,在当地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数十年间,掌握了老花鼓曲曲步、口琴鼓和各种舞蹈动作,并能在不离根本,保持核心技艺的前提下,能够在人员数量、角色动作和集体动作上有独创性发展。能够积极传承老花鼓艺术给年轻一代,培养了许多直系传承人;并将土沃老花鼓带到各地展演宣传。
2017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推荐名单。
2018年5月,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61年前,9岁的祁学德跟着师傅学沁水“土沃老花鼓”。那时,师傅“噼噼啪啪”的巴掌总要落在他稚嫩的脸上。严师出高徒!想通之后,祁学德苦练功夫成了花鼓队的全能人才,和“土沃老花鼓”的大人们走街串巷,把欢喜的节目和吉祥的祝福送给十里八乡的乡亲。
然而,在物质条件丰裕的今天,“土沃老花鼓”这项当地群众喜爱的传统民俗艺术却进入“抢救期”。“土沃老花鼓”是集打、唱、跳为一体的集体舞蹈表演形式,主要角色有老丑、小丑、腰鼓手、报马童等,表演步法有脚擦地行进的“曲曲步”,所用的乐器有口噙鼓、蝴蝶帽圈、羽毛扇子等,服饰和道具均为自制,唱词随时代自编创。
“你可能感受不到,土沃老花鼓表演起来,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北方人刚劲粗犷的特点,又兼具南方人柔媚秀美的风韵。”祁学德说,“土沃老花鼓”会的人越来越少,关键是因为没有培养好下一代。于是,祁学德走进了土沃中学,热情耐心地给学生传授这个已有360多年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现在,一到课间,学生们就带着锣、钗、小鼓等道具来到操场,跟着祁学德学习曲曲步、十字步、绕八字、插花等各种步法和队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