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黄明荣.jpg

黄明荣,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铜鼓舞(田林瑶族铜鼓舞)”的省级传承人。

黄明荣2.jpg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铜鼓舞(田林瑶族铜鼓舞)”的省级传承人,黄明荣师承家传,完整地掌握了铜鼓舞(田林瑶族铜鼓舞)从祭鼓仪程到具体舞段的核心技艺,他能够表演竹琴舞、八仙舞、祝寿舞等瑶族传统舞蹈和配合演奏的多种乐器,还传承了一些该舞种特有的、濒临失传的舞蹈动作。其舞蹈动作古朴自然,舞动轻盈,风格独特。他积极组织村民参与到打铜鼓的文化活动中,是当地文化工作的骨干。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和影响力。

黄明荣3.jpg

2017年12月,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推荐名单。

黄明荣4.jpg

铜鼓舞是木柄瑶人民创造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流传于田林县潞城瑶族乡三瑶村的瑶怒屯,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铜鼓是木柄瑶祖先迁徙携带的宝物,一直被视为神灵。

每年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全寨都要跳铜鼓舞,纪念先人,欢庆节日,祈求健康长寿、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铜鼓舞经起鼓,洗鼓,祭拜鼓程序后方开始起舞,鸣鼓开始时,动作缓慢轻柔,逐渐加快,鼓点高亢激昂,最后如疾风骤雨。两位敲牛皮鼓的是领舞者,他们边打边舞,时而正面打,时而转身打,铜锤不停地从自己的脑后、腰后、胯下,在鼓面上轮流敲击,节奏鲜明,动作协调,天衣无缝。

这时,场上的男女老少也纷纷加入舞蹈行列,人数不限,由《圆圈舞》起头,依次跳《迎春舞》、《扁担舞》、《丰收舞》等,舞姿优美、鼓点热烈、场面壮观,令人回味无穷。

2008年,田林瑶族铜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上一篇:【传统舞蹈】 苗族芦笙舞鼓龙鼓虎·长衫龙(国家级)传承人:兰衡

下一篇:【传统舞蹈】 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国家级)传承人:黎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