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 滇红茶制作(国家级)传承人:张成仁
2019-06-10 14:36
近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其中,滇红集团茶科院院长张成仁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他自参加工作至今,30年都在茶叶种植、加工、科研第一线,一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茶叶产业发展做出积极地贡献。他就是“滇红茶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茶叶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成仁。
张成仁1987年7月毕业于凤庆茶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同年8月分配到凤庆县茶叶局工作。从那时起,张成仁从种茶和制茶的基本工作开始,步入一生为之努力的茶叶事业。1990年10月,他被调至云南省凤庆茶厂工作,主要从事茶叶基地建设工作。1997年1月至今,张成仁在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从事茶树栽培种植管理、茶叶初制加工、茶叶产品研发、加工的研究工作。长期的基层实践,让张成仁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逐渐掌握了技术要领。在茶树新品种选育、茶叶新产品开发、茶叶制作工艺、滇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保护等领域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多年来,张成仁专注倾心收集保护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到了一些珍稀、濒危茶树种质材料,脚踏实地的不断探索凤庆茶叶种植技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茶树种质资源保存数量由60多份达到1000多份。在参加凤庆县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推广工作中,张成仁通过实施低产茶园技术改造,三年内指导茶农累计完成低产茶园改造3000多亩,实现了产量翻番,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的目标;在茶园规划种植工作中,他总结出了“密植高产”的新茶园发展成功经验。他积极探索现代茶园管理技术,大胆尝试茶树冬修剪,探索机械采茶、除草、茶园免耕管理技术取得成功经验并普及推广。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茶叶高级工程师,张成仁时刻勇于创新,带头干事。他主动组织开展茶叶新工艺、新产品试验,带领团队先后开发了“经典58”、滇红金曲、高原红、中国红等滇红新产品。2006年研制成功的滇红“经典58”新产品,填补了没有特形滇红茶的空白,推动了产品升级换代,开发了红茶潜在的消费市场。2008年,该成果获得临沧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经典58”、滇红金曲荣获2009年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高原红、中国红等,以其独具特色的品质风格,深受消费者追捧,现已培育成高端市场产品。
平日里除了工作时间,张成仁有闲暇便到茶山里走走看看,对他而言,茶山茶树如同老友般熟悉和亲切。2014年,张成仁被云南省文化厅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滇红茶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滇红茶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成绩是大家的,是同事的,如果没有平台,我一个人也不能做成什么……” 对于社会的认可,潜心滇红茶制作技艺实践的张成仁觉得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