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 庙会(宝顶架香庙会)(重庆市 国家级)
2019-06-04 14:31
【名称】:庙会(宝顶架香庙会)
【类别】:民俗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大足区
【保护单位】:重庆市大足区美术馆(重庆市大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简介】:
大足宝顶香会起于南宋,是一项历史久远的佛事活动和民俗活动相交融的文化活动,距今已有将近千年的历史。大足旧时香会(庙会)甚多,最为著名的香会中,以宝顶香会历史最久、声势最大,名闻遐耳。宝顶山寺自唐而宋而明,均受朝廷敕赐。明代隆庆五年(1517年)宝顶山寺住持悟朝立《敕赐圣寿寺传灯记碑》:宝顶称诸山之甲,考其开创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奉朝廷敕赐三道,以表佛迹之奇。蜀献王令旨二道,所以嘉天作之美。 迄今历年香火代不乏人。弘治十七年(1504年)宝顶山曹琼《恩荣圣寿寺碑》:圣寿寺建自唐,宋熙宁间敕赐今号。宝顶香会自明代以后十分兴盛。康熙二十九年(1690)荣昌知县兼摄大足县事史彰《重开宝顶山记碑》:“历代香火最盛,名齐峨眉,蜀人有上朝峨眉,下朝宝顶之语。”、“元明香火震炫川东”。 “闻前人言,山寺兴废关系邑之盛衰,寺圣则民皆安堵。”民国25年王化云视察日记云:佛教胜地宝顶山。由此可知当地与佛教的关联由来已久。宝顶香会顶礼观音菩萨,自正月中旬至三月初前后四十五天均为会期,以农历二月初一、十五、十九上山拜佛者最多。十九,为观音菩萨诞生日,为香会正期,尤为热闹。香客来自重庆市和四川省内各州府县,外及云贵陕等各省。每年的农历二月内,来自云、贵、川、渝、湘、陕等地的善男信女,约数十万人前来进香拜佛,场面宏大壮观,故有“上朝峨嵋,下朝宝顶”之说。
解放后宝顶香会冷落数十年。八十年代圣寿寺对外开放,宝顶香会再度兴盛。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各地到宝顶烧子时香或旅游观光者数以十万计。大小车辆络绎于道。
宝顶香会与大足石刻相伴相生。宝顶山寺自唐至明代,均受朝廷敕赐,迄今香火不断。明代隆庆五年(1517年),宝顶山寺住持悟朝立《敕赐圣寿寺传灯记碑》:宝顶称诸山之甲,考其开创于唐宣宗大中九年(855年),奉朝廷敕赐三道,以表佛迹之奇。蜀献王令旨二道,所以嘉天作之美。弘治十七年(1504年)宝顶山曹琼《恩荣圣寿寺碑》:圣寿寺建自唐,宋熙宁间敕赐今号。
宝顶石刻区的大足石刻,拥有千余载历史,造像精美,展现宋代石刻艺术精华。伴随造像的各种经文、傍题、颂词、记事等石刻铭文十五万余字,多为金石史中佳品,具有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足石刻其实是大足境内摩崖造像的石窟的总称,以宝顶山、北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刻最为集中,是境内最具规模、最有价值、艺术最精美的石刻造像代表。大足石刻创于晚唐、盛于两宋,以佛教造像为主,儒、道造像并存,是我国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作。石窟造像极为贴近生活,即便是佛像,也带有凡人的影子,同时隐约表现了中国宗教由“相互对抗”走向“相互融合”的趋势。
香焚宝顶,福满人间。有了大足石刻这个历史载体,才会有如今繁荣的香会节。而香会节又是存活至今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的载体,蕴含着许多传统美德。香客通过朝山进香的宗教体验、民俗熏陶和浏览观光,在弃恶向善、净化心灵、愉悦心情,培育宽容、利人、和谐相处等传统道德观念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也对于促进旅游、繁荣经济、丰富民间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具有直接作用。
如果说宝顶香会源远流长,绵延近千年而不绝,那么大足的石雕艺术更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从公元650年大足境内有了第一尊造像开始,一千多年过去了,凿石造像的叮当声就几乎没在这方土地上停息过,而且至今依然有不少捐资造像者。如今,在大足还应运而生了一大批能工巧匠,用他们手中简单工具,复制雕刻养鸡女、日月观音等美轮美奂的石雕艺术品。
大足石雕主要以佛教、道教、儒教以及民间生活为题材,唐末五代时期,一批石雕匠师在大足北山雕刻小巧玲珑的石像数千尊。至宋代,大足石雕匠师世代传承,雕刻技艺千锤百炼,造就了大量辉煌的、人性化极浓的石雕艺术作品。明清以来,雕琢技艺相传。改革开放后,大足石雕艺术从摩崖造像转为制作城市雕塑和旅游工艺品,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观赏和收藏价值,被称为“现代文物”,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祈福:一柱高香全家平安
每逢香会节,宝顶景区总是香客云集。香客有散客,有团体(专门烧架香的香客)。团体朝山结成架香团队,少者数十人,多者数百人,各身佩黄袋,腰围小黄裙,手持黄旗,流星开路,龙灯狮子前导,随后旗锣伞帐,九品香烛,圣驾天子,十八学士,十八罗汉,二十八宿,沿途吹打喧腾。
每到一处寺院或城镇,引香师即领唱佛偈。进入宝顶大佛湾,亦由引香师领队,唱佛歌(佛偈子),随众手捧香,交午后,到圣寿寺狮子坝耍彩龙、游城,再到各殿烧香,最后到山顶维摩朝祈福(表示上“三十三天”)。
架香团队少时十多个,多时上百个,常常排队等候至深夜。香客献彩送匾,许愿还愿,挂功果等个人活动亦非常拥挤。十九日夜半烧子时香,煤钱化纸无数,爆竹声震天。香会期间香山场四周摊棚林立,热闹之极,香客、商贩各色人等云集,各地也有来此做生意的,买卖兴隆。
演戏耍把戏,比武打擂,竞赛狮舞彩灯,应有尽有。香会尾期由叫化营唱佛,见什么,唱什么,逗众取乐。香山场四周农民多造楼房,捆扎通铺,四五人搭一被,供香客短暂歇宿,此去彼来,一夜可接待香客三五轮次。也有打锣鼓者,提香篮者,受顾于香客。附近农民靠香会收入可维持半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