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傣族、纳西族手工造纸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公布时间】:2006(第一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临沧市
  【保护单位】:临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项目简介】:

  纳西族东巴纸又称白地纸,其制作技艺较为独特,现保存于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乡的白地村。白地(即白水台)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东巴纸是东巴最重要的写经用纸,在滇西北各族中久负盛名。 
  东巴纸的原料采自当地独有的植物原料“阿当达”,经鉴定为瑞香科丽江荛花。其造纸过程由采集原料、晒干、浸泡、蒸煮、洗涤、舂料、再舂料、浇纸、贴纸、晒纸等工序组成,主要工具有纸帘、木框、晒纸木板、木臼等。东巴纸的活动纸帘较为特殊,晒纸过程明显受到浇纸法的影响,又有抄纸法的痕迹,是中国造纸术与印巴次大陆造纸法兼容并蓄的结果。 
  白地东巴纸色白质厚,不易遭虫蛀,可长期保存,用它书写的东巴经典据20世纪40年代的调查有五千多卷。白地东巴纸为弘扬东巴文化作出了卓著贡献,从工艺史角度来看,它又是研究我国手工造纸的难得实例。 
  纳西族造纸技艺有传子不传女的传统,一向以家庭作坊进行生产且不外传,故在现代商业社会的压迫下随时都有消亡的可能,急需抢救和保护。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戏剧】 皮影戏(望奎县皮影戏)(黑龙江省绥化市 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技艺】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