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摔跤(彝族摔跤)(云南省昆明市 国家级)
2019-05-28 10:41
【名称】:摔跤(彝族摔跤)
【类别】: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
【保护单位】:石林彝族自治县文化馆
【项目简介】:
摔跤作为一项传统体育活动,在我国各民族中都比较常见,在云南省尤以彝族为甚。其中,石林县和元谋县彝族摔跤活动的群众基础最为广泛,最受群众欢迎。
元谋县小凉山乡彝族摔跤,彝语称为“格”,表示力量、技术的意思,是一项古老的为广大青少年男子喜爱的体育运动,它能强健身体,鼓舞斗志,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给大家带来欢乐。摔跤表现着彝族人民的勇敢坚强和不屈不挠精神,与彝族自古尚武的观念和习俗密切相关。
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同胞酷爱摔跤运动,每逢火把节和其他喜庆节日,各村寨常要开展摔跤比赛。摔跤赛的目的:一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二是为了增强团结,增加节日喜庆气氛,三是为着锻炼身体,培养勇敢精神。20世纪90年代起,石林县人民政府每年举办全县性摔跤比赛。为培养摔跤人才,先后建立了石林业余少年体校等训练点和训练网点,培养了一批人才,为云南省摔跤运动的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