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铓鼓舞

  【类别】:传统舞蹈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建水县

  【保护单位】:建水县文化馆

  【项目简介】:

  哈尼族铓鼓舞是哈尼族在传统节日 “昂玛突”上跳的一种祭祀舞蹈,舞蹈雄浑豪放,气势轩昂,质朴劲健,热情洒脱,表现出了哈尼人大山一样的性格,森林一样的情怀。铓鼓舞产生于哈尼族以狩措为生的古代。

  人们为了在狩猎时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由无意中发现打击山中空心树会发出响声,于是他们用原木凿空绷上牛皮,做成了鼓。鼓声除进行联络和邀约猎手外,有时也可以轻轻地敲击起到吸引猎物的作用,若是单身或人少而碰到猛兽时,急风暴雨似的击打又可以起到口下跑野兽防身自卫的作用。
  那古朴、深沉、凝重、韵律非凡而神秘的舞姿将围观者的思绪带到了远古时代的哈尼部落,亲眼目睹哈尼先民们与大自然英勇抗争。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又模仿农业生产的农耕动作,使铓鼓舞得到了丰富的发展,特别是铜的发现和利用,开始有了铓,成了名副其实的铓鼓舞。铓是代表谷子的饱满,鼓是代表谷子粒多,现在铓鼓舞是祈祷庄稼饱满、粮食丰收或庆贺节日喜事的一种主要活动。
  特别是哈尼人祈祷风调雨顺、万事吉祥的传统“祭龙”仪式,更是离不开铓鼓,他们总是将铓鼓舞贯穿始终。每逢节日期间,哈尼人均在林中设立铓鼓场,唱起缅怀祖先业绩的“哈巴”叙事长歌,跳起粗犷雄浑,反映哈尼人远古社会生活以及开凿梯田艰辛的铓鼓舞。舞时,首先由经过推选出来的德高望重德长者主持开鼓仪式,在铓锣、铓鼓上敬酒,持铓绕桌三圈,向四方行礼,再重敲铓锣三下以示开始。之后,舞者持铓背鼓,边敲边舞,围成圆圈,击鼓者在外围,舞铓者在中心。舞时身体重心下移,腿部不断屈伸,身体上下起伏变化。此时,哈尼族妇女则在一旁手拉手排成两行,跳着一种动作那古朴深沉,气浑力厚,刚柔相济的舞姿。整个舞蹈古朴刚健、深沉有力、韵律新颖、热情奔放,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一种男性的阳刚之美,并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哈尼人刚毅纯朴的性格特征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舞蹈】耳子歌(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舞蹈】水鼓舞(云南省瑞丽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