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石宝山歌会

【类别】:民俗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剑川县

【保护单位】:剑川县文化馆

【项目简介】:

关于石宝山歌会的来源当地有很多传说,较为代表性的传说之一为:相传南召时,有个美貌的白族女歌手在宝相寺接连唱了三天三夜优美动听的曲子,最后在歌声中安然死去。当地人们说她是“曲神”下凡,尊她为“曲姆”,并为她在石宝山修建了坟墓。此后,凡是上石宝山对歌的人,都要先到曲姆坟前磕头,说这样才能唱得好,在对歌中就可以相上心爱的人。直到如今,每年在宝相寺和石钟寺都要搭起对歌台,白天歌手登台对歌比赛,夜晚青年男女则在树林中、大石旁、火塘边唱调子互相表达爱情。

石宝山歌会于每年农历的七月二十七至八月初一在云南大理州剑川县石宝山举行,届时来自剑川、洱源、丽江、大理、兰坪等地的白族群众聚集一处,弹弦对调以歌觅偶,同时还可到各寺庙烧香拜佛,参加“阿吒力”佛教法事、白族地区中央本主及石雕女阴“阿央白”朝拜等民俗活动。歌会以即兴对歌为主,把弹弦唱曲、求神拜佛、本主崇拜、以歌觅偶等活动融合在一起,在石宝山上浏览山林古刹,祈求平安吉祥,弹三弦、对白曲,纵歌纵情,通宵达旦,尽情狂欢。传统白曲赛歌,民间歌手、龙头三弦手拜师仪式,洞经古乐,本子曲,书画作品展,展现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石宝山歌会是白族歌谣诞生的摇篮和发展传播的基地,它充分展示了白族群众的创作天才,为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等学科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传统音乐】纳西族白沙细乐(云南省丽江市 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音乐】剑川白曲(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