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目瑙斋瓦

  【类别】:民间文学   

  【公布时间】:2011(第三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保护单位】:德宏州文化馆

  【项目简介】:

  《目瑙斋瓦》是景颇族的创世史诗。据有关专家研究,《目瑙斋瓦》最早滥觞于原始社会父系氏族时期,是景颇族先民祭祀天神、太阳神的祭词,长8900行,分为六章。第一章讲述了天地万物的形成及人类的诞生。第二章讲述了景颇族的创世英雄宁贯杜率领天下豪杰改造天地,使土壤肥沃、庄稼生长的奋斗过程。第三章讲述大地洪水泛滥。第四章讲述宁贯杜寻找财富,娶龙女扎圣为妻。第五章讲述景颇族跳“目瑙纵歌”舞的来历。第六章讲述大地上的生活,包括钻木取火、寻找水源、制造生产生活用具、学会穿衣裤、种谷、建房、男婚女嫁等等。 
  史诗是研究景颇族诞生、迁徙、原始宗教起源、婚姻制度演变、山官制度产生及民族交往的珍贵资料,其内容囊括了景颇族的政治、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习俗、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 
  《目瑙斋瓦》流传于德宏州各县(市)景颇族居住地,包括盈江县的5个乡,陇川县的7个乡镇,潞西市的6个乡镇,瑞丽市的2个乡。 
  由于《目瑙斋瓦》篇幅浩繁,又是以口传方式流传,能完整吟唱《目瑙斋瓦》的人本来就很少,“文革”期间还曾被禁唱,1980年恢复跳“目瑙纵歌”时,德宏州全州已无斋瓦吟诵,只是由“董萨”(比斋瓦低一级的民间艺人)吟唱部分内容。现在,只有盈江县铜壁关乡李向前一人能唱诵大部分。国内现存的《目瑙斋瓦》创世史诗最早是根据景颇族大经师沙万福口述记录、整理而成的,1975年景颇族学者李向前又收集整理、出版了景颇文本和汉译本。 
  《目瑙斋瓦》是景颇族传统文化的经典、“百科全书”,景颇族的各种文化艺术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它的源头,因此应当加以保护和传承。

       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一篇:【民间文学】坡芽情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国家级)

下一篇:【民俗】苗族花山节(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