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 营口传统木板烙画(营口市)
2019-04-17 14:00
烙画,古代称“火针刺绣”,近代称“火笔画”,它以烙铁在物体上烫出深浅不同的黑、棕、茶、黄、白等五种色彩,而形成一幅幅美丽别具一格的中国画。营口市李氏宣纸烙画以家传的方式延续了9代至今已有230多年的历史。其形成于清中期,传至大石桥,李影已是第9代。作品可以充分反映国画山水、工笔、写意以及人物肖像、年画、书法、油画、抽象画等不同画种的风格。作品内容在力求继承传统花色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创新,多为古典小说、神话故事、吉祥图案以及山水风景等,图案清新,美观大方,永不褪色。营口李氏宣纸烙画也被列入营口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烙画也叫烫画,是中国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李影的祖辈代代都以木工活为生,烙画是其中必学的一门技术。正因为如此,天生喜欢绘画的李影从小就开始学习烙画。时间久了,李影产生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什么只能在木板上制作烙画,用宣纸可以烙画吗?李影决心研究宣纸烙画,而且要将传统的写意烙画,发展为工笔烙画。
李影首先选择了电烙铁作为画笔,温度容易掌控,电烙铁头可以自己打磨成需要的粗细大小。同时,为了弥补自己在绘画知识上的不足,李影一边在宣纸上进行不断试验,一边买书自学工笔画。经过十几年刻苦钻研,李影的工笔宣纸烙画终于成功,而因为长时间握着电烙铁,李影的手指上长出了厚厚的老茧。此后,李影又经过7年的准备和两年的潜心绘画,完成了38米长的工笔宣纸烙画《仕女百态图》。此烙画刻画了从女娲开始至唐宋元明清历朝历代杰出的女性共百人。《仕女百态图》造型优美、线条细腻、层次分明,从飞舞的衣袂中,观者仿佛感受到画中人物随时要从宣纸中飘落下来。从那异常丰富的神态表情中,让人真正领会到创作者的别具匠心。这幅凝聚着李影智慧和心血的《仕女百态图》,一举拿下2007年国家工艺美术大赛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