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 面人田(鞍山市)
2019-04-16 14:41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面团的可塑性强,在捏塑过程中很容易把握造型,面塑艺人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技巧,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
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
鞍山68岁老人田树良醉心面塑十余年,一块着了色的面团到了他手里,很快就能变成栩栩如生的人物。
面塑,这一民间艺术在我国传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旧时,面塑作品只是手艺人走街串巷的谋生手段,如今,面塑也登堂入室,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逐渐受到重视。
鞍山68岁老人田树良继承传统面塑技艺的基础上,潜心钻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称为鞍山“面人田”。
时间,除了打磨技艺,会赋予匠人更丰富的内容。匠人的幸运在于,这些都会体现在他们的作品当中,让人看见和记住。面塑,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鞍山“面人田”的手指间不断传承和发展,重新焕发着青春和生命力。
选材及表现内容涉猎繁多,形式多样,不仅仅展示鞍山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承人,还囊括了与传统艺术、传统工艺、传统体育和游艺等相关的人,使鞍山技艺具有社会的认同感和厚重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