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印是书画界传统的“文房四宝”之一,在历代制印所选用石材中, 最受推崇的就是“艾叶绿”。因其色如艾叶般青翠嫩绿,质又细腻温润、脂凝通灵,而被称作“艾叶绿”。

以岫岩玉中的“艾叶绿”为载体的手工制做玉印,因其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韵味,加之就材质而言更是玉料中的精品,这也为“艾叶绿”玉印技艺发展和传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载体条件。因此自古就受到上至历代帝王皇室,下至文人雅士的追捧和喜爱,具有较高的艺术、技艺传承价值。

    辽宁岫岩“艾叶绿”玉印从其诞生到广泛使用,从长期的封建王朝到新中国成立,可以说历史悠久,地位显赫,是我国四大名品之一,具有文化和工艺的传承价值,也是极具收藏价值的玉雕工艺品。著名金石研究专家张千弘所著的《古印趣谈》一书中指出:“自南宋以来至今八百年,艾绿名声越来越大,几乎成了所有绿色印石的代称。”到清朝时更盛极一时,清开国之初的玉玺“皇帝旨印”及乾隆帝的“古稀天子之宝”玉玺的印材都是艾叶绿玉印。一九八三年全国性刊物《书法》(篆刻专辑第四期)特别刊登了岫岩艾叶绿玉印为四大名石。

同时它还体现了岫岩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尤其是在雕刻的工具上、手法上,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地位。明显保留着东北红山文化玉器平素少纹、粗犷大气的风格。石材和篆刻缺一不可。因此努力发掘、积极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民间手工艺技艺,免其失传,并夺回“艾叶绿”曾经的辉煌,重树名牌,对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传承保护艾叶绿玉印,有关部门和单位联手协作,对这种宝贵的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挖掘、保护。由于艾叶绿玉印既是玉器又是印章,具有特殊的美感和质地,因此被历代王朝权贵所重视,也成为文人雅士的“文房四宝”中不可或缺之物和实用物件,又因其具有祈福纳祥之寓意,也往往成为百姓家中的镇宅之宝,所以说极具收藏价值。


岫岩艾叶绿玉印制作技艺.jpg


上一篇:【传统技艺】 台安柳编制作技艺(鞍山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 岫岩根雕制作技艺(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