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姥山也叫慈母山,位于马鞍山和南京接壤的地方,这里绿竹成荫,林壑幽美,风景绝佳。山上还出产一种独特的方竹,是制造箫管的好材料。大诗人李白曾写过一首《慈母竹》的诗,赞美这种竹子做成的箫的声音是“龙吟”、“凤曲”。那么,为什么这座山叫“慈姥山”,它的竹子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个故事与昭明太子和他的母亲有关。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的儿子,他酷爱读书,就到离京城百余里的一座幽静的小山上苦读,编写《文选》,几年都不回宫,以至于劳累过度,视力模糊。她的母亲非常心疼,亲自来接他回去。但昭明太子因为《文选》未成,不愿意回去,顺手把竹筷插到地上,表示竹筷成活就回宫。也许是上天被这位母亲的眼泪所感动吧,这些干枯的竹筷竟转眼间长成了一片翠绿的竹林!昭明太子也就星夜随母亲回宫去了。从此,这座山就被称作“慈母山”,竹子也被称为“慈母竹”了。如今,慈姥山上的读书阁已难觅踪迹,但伟大的《昭明文选》依旧被传诵,伴随着满山翠竹,那种伟大的母爱依旧被感动!

上一篇:【民间文学】采石矶的传说(马鞍山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翠螺山的传说(马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