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画墚(宁国市)
2019-01-10 14:33
历史沿革:
画墚是民间一种传统的美术工艺,也就是新房盖瓦前要上墚,古代是砖木结构的房屋,在竖架时上墚,墚是栋梁之才之意,也就是创千秋大业,确保家庭兴旺、吉祥,所以必须上墚,墚的建造工艺简单,但画墚是一道独具的美术工艺,有图案,有文字、表述时间、季节、兴旺、吉祥、幸福、大业等方面意思,是一种传统习俗,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工艺流程:
木工将墚做好后,架在桌上或凳上,墚不能看地,人不能跨墚,然后由漆工或懂美术的木工进行画墚。
首先要准备好红、绿、白、黑四种颜色的颜料,一般是先画图,表述文字,图案有阴阳太极、八卦、飘带等,文字是年、月、日(上墚的日期),图案画好后,对墚两边褂的发锤进行染色,红绿色两种,墚的大头(树)写出年份,小头(树苗头)写月、日,一般写农历日期。
传统题材寓意及用途:
阴阳太极表示幸福天边之意
八卦表示天时地利人和,兴旺发达之意
飘代表示人丁兴旺,代代相传之意
文字表示上墚的吉日
材料、工具:
红、绿、白、黑颜料、尺、笔
传承状况:
民间盖房上墚的传统习俗,画墚各个时期基本是漆工和木工画的,很普遍。黄玉明是木工,懂美术,所以在本地他画墚画的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