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茧圆习俗(清明、十二月十二)(嘉兴市)(县级)
2019-01-04 11:12
茧圆是桐乡一带蚕农在祭拜蚕神时所用的一种供品,系用米粉制成。最初的茧圆只是用米粉做成的类如茧子的小圆子,故称“茧圆”。旧时蚕农们信奉蚕神,每逢蚕神生日必做茧圆祭拜,传说蚕花娘娘生前最喜欢吃茧圆。这一习俗伴随着蚕桑生产一直流传了下来。
直到现在,在桐乡农村养蚕的人家,每逢蚕神菩萨生日(十二月十二)或清明庙会,他们都会制作茧圆。据传,为蚕儿做过生日,将来蚕儿就无病少疾,结出蚕茧象茧圆一样,又大又结实。民国《濮院志》有这样的记载:“腊月十二俗传为蚕生日,作粉饵祀灶,呼曰茧圆。”清人陈梓曾为此作《茧圆歌》一首:“黄金白金鸽卵圆,小锅炊热汤沸然,今年生日粉茧大,来岁山头十万颗。”可见此俗流传已久。
茧圆的大小像蚕茧一样,色彩有青白两种,青者代表桑叶,白者代表茧子,称为“吃青还白”(食桑吐丝)。青色茧圆由上好的糯米粉拌上南瓜叶做成,白色的则是用糯米粉本色。茧圆做好后,上好香烛,把圆子供在灶神之前,求灶神保佑来年蚕花二十四分,保佑全家平平安安。
2009年,茧圆习俗(清明、十二月十二)被列入第三批桐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