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民间信俗(黄大仙信俗)

  【类别】:民俗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香港特别行政区

  【保护单位】:啬色园

  【项目简介】:

黄大仙师,原名黄初平,于公元328年晋朝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据黄大仙师自述,仙师8岁时开始在浙江金华北部的赤松山一带牧羊。15岁那年,仙师巧遇一位仙翁,被授以静修及提炼草药之术,在山野中潜心修炼40年。后来,他的兄长黄初起听从道士卜筮指点才得以和仙师相聚。当兄长询问起羊群的下落时,仙师带领他到山岗东面,用手指着远方,对白石群呼喝,转瞬间,石群变成羊群。黄初起对神迹感到非常惊奇,起了修炼心,于是与仙师一起苦修。最后,双双得道成仙。因仙师隐于赤松山,故有赤松黄大仙之称。这就是那个著名的故事——叱石成羊的由来。

清末的时候,有些文人喜欢做扶乩。他们想要请神仙,但是请不到,这时候黄大仙出现了。黄大仙祠中有黄大仙自己写的乩文。黄大仙精于医术,济度众生于病苦。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黄大仙来到了香港。开始只是在一个很小的地方供奉,后来慢慢迁移到了如今啬色园所处的地方。黄大仙祠对香港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开始的时候黄大仙祠不是很富有。所以黄大仙祠的发展也体现了香港的发展,经过95年来每个人的不断努力,在海内外已经发扬光大。


上一篇:【传统民俗】潮人盂兰胜会(香港)(国家级)

下一篇:【传统技艺】凉茶(香港特别行政区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