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和田桑皮纸(和田地区)国家级
2018-11-17 16:40
有着千年历史的和田桑皮纸,记录着我区传统造纸工艺的“瀚海桑情”,桑皮纸造纸工艺也成了人们了解中国纸文化历史的一个窗口。
桑皮纸在维吾尔语中称为“卡格孜”,南疆和田炎热的气候、丰富的水土养育的桑树为桑皮纸的制作及传承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保障,也为维吾尔族桑皮纸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了重要作用。2006年,“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桑皮纸制作技艺的抢救、传承和振兴带来了新机遇。
“桑皮纸1000多年的历史真的可以写成一本书。与其他材质做成的纸张比,桑皮纸最大的特点是柔韧、防虫、拉力强、不褪色、吸水力强,现在所有能看到的官文,原来都是写在桑皮纸上的。我看到一本书上说,1908年,英国探险家马克·奥雷尔·斯坦因,在和田城北100多公里的麻扎塔格山一座唐代寺院中,发现了一个纸做的账本,上面记载着在当地买纸的情况,说明远在唐代时和田一带就有了造纸业。不仅如此,桑皮纸还曾被官府当过印钞用纸,那是1933年—1937年,和田地区政府发行过四种纸币,都是用桑皮纸印制的。所以说,桑皮纸的制作手艺以及它能流传到今天,让我们全家人都感到非常自豪。”图尔荪巴柯说。
其实,桑皮纸生产工艺流程很复杂,每道工序都必须是手工操作,一点都马虎不得。同时,桑皮纸制作工艺要求之高,是其他纸类生产难以比拟的。这些制作技艺,无疑是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劳动人民长期的智慧结晶,且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这些制作工艺对于研究人类造纸的起源和造纸的程序有着重要价值。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纸张的出现对和田桑皮纸的发展带来了冲击,桑皮纸因是纯手工制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还存在成本高、价格低等原因,受到市场的冲击。如今,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大师大多已经去世,出现了后继无人的状况,这门古老的造纸技艺已面临着濒危,亟待抢救、保护。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为了保护和抢救和田桑皮纸,不仅在政策上予以扶持,还通过多种手段对和田桑皮纸进行多方面的保护。这让图尔荪巴柯更加信心满满地开始从事维吾尔族桑皮纸制造技艺,并且开始扩大生产规模,通过自己手把手的传授,培养出了一批和田桑皮纸继承人,使桑皮纸正在慢慢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