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泥哇呜(吴忠市)(市级)传承人:杨平财
2018-11-16 15:49
杨平财,男,回族,出生于1990年,现居住红寺堡,从记事起就听着回族地区的美丽传说和动听的泥洼呜旋律,2008年拜杨达吾德为师,学习泥洼呜演奏。参加工作后依然沿着老师杨达吾德的脚步继续前行,他不但继承了老师传授的传统演奏技艺,而且在不断摸索与实践的基础上,将西洋吹奏乐器演奏技巧及中国民间吹奏乐器的演奏技巧运用到泥哇呜的演奏上,把泥哇呜演奏的传统曲目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使泥哇呜的演奏形式更加丰富,更加多样化。
传承谱系
第一代:杨自? 男,回族,(不详);
第二代:杨进科 男,回族,(不详);
第三代:杨永茂 男,回族(1932—至今);
第四代:杨达吾德男,回族1965年生于石嘴山市平罗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五代传人杨平财,男,回族1990出生,现居住红寺堡;
第六代徒弟杨雪,回族,刘景辉,汉族,从艺2年。
2015年,前往北京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民间工艺美术展”,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同志莅临现场,当时的杨平财作为泥洼呜的演奏员,用传承下来回族泥洼呜演奏技巧做了精彩的展示汇报。
2015年他受邀香港“凤凰电视台”录制了《一心儿想着你》,这是第一次把泥洼呜和宁夏山花儿相融为一体。
2016年受中央电视台“中国民歌大会”栏目组的邀请,一曲《调皮的尕娃子》第一次将泥洼呜带入了全国人民的视线。
主要代表性作品: 《调皮的尕娃子》、 《泥哇呜教学教材》
作为宁夏唯一一位把回族泥洼呜的各种技艺完整传承下来的艺人,通过在泥洼呜的演奏技巧上深入研究,把只能简单演奏小调的泥洼呜,变成了能够演奏各种曲调的真正意义上的回族乐器。伴随着老师的愿望,凭借着自身所掌握的泥洼呜演奏技艺,他希望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使泥洼呜在他手中被更多的人所认识。
2015年8月,代表宁夏前往海南参加“第十一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演奏泥哇呜。
2015年9月,参加“凤凰电视台”栏目组的拍摄演奏泥哇呜。
2015年9月,参加“中阿论坛会议”演奏泥哇呜。
2015年12月,跟随自治区文化厅前往北京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民间工艺美术展”演奏泥哇演奏。
2016年9月,参加红寺堡举办的“保护非遗,传承金典”文艺专场演出。
2016年6月 ——至今,就职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保护性开发综合实验基地”的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从事泥哇呜教学及演奏。
2016年9月,前往西安参加“第三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民间乐器学术研讨会。
2016年12月,邀请去“宁夏尊客国际旅行社”进行泥洼呜培训。
2017年3月,邀请去“宁夏国际旅行社”进行泥洼呜的培训。
获奖情况
(1)2016年“欢乐宁夏”全区群众文艺会演获得三等奖。
(2)吴忠市2016创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示范区广场文艺会演获得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