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汀洲吹打(丽水市)(省级)
2018-11-16 11:30
云和汀州吹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流行于浙江省云和县大南山村及周边地区,其产生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相传闽西汀州移民迁至浙南山区并再造了“汀州府”,至此闽西汀州传统文化的代表“汀州吹打”,便在这一区域逐渐扩散开来。据大南山村清光绪三十年《五桂堂涂氏家谱》记载:“南宋武宗丁末年(1302),六郎公偕三子臻游寓于长汀福寿坊,后臻公遂定居长汀,又后光桂公迁浙江处州龙门乡大南山定居,世祖皆通音律”。现闽“汀州府”早已不复存在,然千里之外的浙江云和,依然生活着“汀州人”,他们执着地传承着闽“汀州府”早已失传的汀州吹打。
云和汀州吹打,由大小唢呐、二胡、越胡、板胡、锣、鼓、钹等乐器组合而成,表演时乐手动作自然舒展,刚劲雄浑,鼓点紧凑,层次分明,变化有致,形成粗犷豪放、雄浑激越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风格,充分展现了汀州儿女粗犷豪迈的英雄气概。
云和汀州吹打,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具有极强的民俗依赖性,多在娶亲、丧葬及各类民间集会等场合演奏,娶亲等曲目主要有:《开场白》、《杀牲调》、《送担调》、《入门调》、《上宴调》、《敬酒调》、《下宴调》等,丧葬曲目主要有:《关公游材》、《送山调》、《下山水》、《上香调》《发表调》、《拜忏调》等。
云和汀州吹打,由大小唢呐、二胡、越胡、板胡、锣、鼓、钹等乐器组合而成,表演时乐手动作自然舒展,刚劲雄浑,鼓点紧凑,层次分明,变化有致,形成粗犷豪放、雄浑激越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风格,充分展现了汀州儿女粗犷豪迈的英雄气概。
云和汀州吹打,作为一种乡土文化具有极强的民俗依赖性,多在娶亲、丧葬及各类民间集会等场合演奏,娶亲等曲目主要有:《开场白》、《杀牲调》、《送担调》、《入门调》、《上宴调》、《敬酒调》、《下宴调》等,丧葬曲目主要有:《关公游材》、《送山调》、《下山水》、《上香调》《发表调》、《拜忏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