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地区:金华山歌、仙居山歌、江山廿八都山歌、金华市、仙居县、江山市
  山歌是劳动号子之外各种山野民歌的统称。主要指广大农村人们在山野湖河劳作行舟,或在屋前棚下休憩时为舒心解闷自娱时演唱的一种民歌山歌。旋律比较高亢、舒展,节奏比较自由,带有即兴性。
  浙江山歌基本上可分为两大风格区,即“杭嘉湖平原风格区”和“丘陵山地区风格区”。
  钱塘江以北,太湖以南的浙北杭嘉湖平原地区的山歌,古今文人学者称之为“吴歌”。在诸多“吴歌”曲调中,有一种流行范围最广,涵盖面遍及整个杭嘉湖平原的基本曲调,当地称之为“滴落生”。其特点是羽调式,四句体结构,第四名落音有“尾饰”(即从主音羽下滑到徵音)[嘉善《五姑娘》。      
  《平调》基本结构、,曲调骨架与《滴落生》同,但音域较窄,旋律线也较平缓,情绪较为忧郁、低沉,故内容上大多诉说旧社会的苦难生活,在演唱上以个人抒唱为多[嘉善《五姑娘》媒体文件。
  《急急歌》大多是接插在《滴落生》曲调的“转句”代替《滴落生》“转部”的变换形态。严格说来,《急急歌》还不能认为是个完整的曲调,是急促念白。它绝少单独成歌,除用在《滴落生》的第三句转(部外也用在其他歌目如《落秧歌》、《大头歌》)中。下面一首“踏车山歌”即是作为《滴落生》中间转部而运用的。这首田歌结构较为复杂,图示如下:
  《滴落生》 《急急歌》 《滴落生》
   a  b     c     b 
   起 承     转    合     
  嘉善《踏水山歌》这首旋律优美而高亢的田歌,不但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同时,专业文艺者也常常以此为素材创作新歌。50年代,我省文艺工作者据此改编填词了一首女声独唱《送粮》,一直唱至今日。1992年,浙江歌手胡小娥在全国第二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中演唱此歌,一举夺魁,荣获特等奖。充分说明民间歌曲的无比艺术魅力。
  《送粮》
  嘉善田歌,周祥钧填词,候家声、陈秋霞编曲,郭清海、葛顺中改编]《落秧歌》又名“了卖田歌”。这一名称与其演唱形式有关。《落秧歌》的演唱方式是由数人分句接唱:四句词,甲先唱“起头歌”(又称“主头歌”)两句歌词,乙唱“了梢”(收尾之意)系一衬腔句,不唱歌词。

 


上一篇:【传统音乐】 磐安吹打(温州市)(省级)

下一篇:【传统音乐】浙派古琴艺术(杭州市)(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