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歌谣是缙云民间在生产生活中口头创作的文学体裁之一。是劳动人民为了协调劳动动作,鼓舞劳动情绪,抒发情怀,自娱自乐,而集体口头创作的歌谣。它是缙云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缙云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缙云歌谣的起源已无法考证,但它在人民群众中的传承,无疑是源远流长的。据《缙云县志》载,“民歌传唱,在民国时较盛”。
  缙云歌谣分民歌、民谣两大类。民歌通常有曲调能唱,以情歌为主;民谣一般只说不唱,以童谣为主。缙云歌谣用缙云方言创作,用缙云方言传唱,其中民歌部分大多用 “孟姜女”、“洗菜心”等民间小调演唱,并以口耳相传的群体传承方式,一代又一代地流传至今。
  缙云歌谣的基本思想内容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所不同。时至今日,经过缙云人民世代口耳相传、演变和发展的民间歌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数量众多。根据其基本内容和形式,大致可归纳为劳动篇、时政篇、仪式篇、情歌篇、生活篇、儿歌(童谣)篇和其他篇等类型。
  缙云歌谣,其基本特征是情意真切,坦露心声;格调优美,形式多样;运用多种方法抒情叙事,意境引人入胜,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民俗学研究价值。      

缙云歌谣朴素清新、音韵和谐、琅琅上口,长期以来深受广大民众所喜爱。因而以前会唱歌谣者众,特别是儿童歌谣(童谣),几乎人人会唱,代代相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娱乐的多元化,现在极少有人再唱歌谣了,古老的歌谣形式已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如不加以保护和抢救,民间歌谣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传。


上一篇:【传统音乐】台州府城民谣(省级)(浙江省)

下一篇:【民间文学】龙泉窑传说(省级)(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