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平阳县     
  平阳卖技的起源,民间盛传:汉刘秀遭王莽篡国流亡民间,某年正月初一逃到平阳,由钱仓往北途径万全时,饥饿难忍,遂编贺词卖唱求乞,百姓以年糕赠之,并称之为“卖技”。唱到飞云江南岸时天近亮,考虑安全而停唱,留下“卖技不过飞云江”之说。它是一种游春喜乐活动,集中在除夕至正月初五的夜晚。艺人俗称“技郎”或“卖技先生”,大多是接受了一定文化教育的农民。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方言押韵,无白口,不用乐器伴奏。唱本俗称“卖技书儿”,民众相互传抄。技郎手提灯笼走村串户表演“门头唱”、“坐堂唱”。“门头唱”只在门头唱贺词。“坐堂唱”则要进入屋内,唱《大八仙》,并据喜庆内容,唱《麒麟送子》或《鲁班师傅》。还有以物品设谜请卖技先生“猜宝”的内容。
  文学价值:卖技者常通过音相近、意相似的方式把地名、花名等用故事串联起来形成卖技书儿,行文流畅有韵味。人文价值:卖技能给予民众知识,如“贺新屋” 概括生产知识,“贺新婚” 记述婚礼习俗。民俗价值:卖技作为游春喜乐活动,有增加喜庆气氛的作用。
  时迁俗易,卖技现已淡出生活。但卖技的价值应得到肯定,且群众基础深厚,仍有民众在续写“卖技书儿”。为此要采取保护措施,促使卖技能以新面貌回到民间,丰富娱乐生活,增添喜庆节日的气氛!


上一篇:【传统技艺】叶雕画(丹东市)(市级)传承人:张宝良

下一篇:【传统技艺】古典家具文化的“坚守者”(江门市)国家级 传承人:李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