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藏族赶马调(凉山彝族自治州)(省级)
2018-11-15 14:14
流传于川、滇高原耗牛古道、茶马古道地区的“赶马调”,藏语称“木弱加”,是历代赶马人和世居于藏彝走廊上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冕宁藏族的“赶马调”也是其中一部分。冕宁地处古代南丝绸之路的耗牛古道上,历史上曾是以藏族为主体之地,冕宁藏族先民可追溯到汉代活动于川西的古羌人部落白狼、耗牛等部落,在其“赶马调”中的“呜呼呼”的呦呼马的衬腔,还保留有西北和川西藏族的音调特征。它的音乐有浓厚的民族和地方特点,曲调高亢绵长,节奏自由,以五声调式为主,也有六声。歌词内容以反映赶马人的生活、思想情感、愿望追求为主,如“天上飞的麻鹤子,地上走的马脚子”,“驮马铃儿当当响,喜上心头把歌唱”,“好久不到这方来,这方大路垮成岩”等等,“呜呼呼—,’、“呕—”等衬词装饰首尾。